仅0.8元/天 立即订阅
金融危机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设置
登出
登录
×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短信登录
微信登录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
用户注册协议
和
隐私权保护政策
,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搜索
关闭
搜索
FT中文网
Menu
切换版本
繁体中文版
FT.com
首页
首页
中国
中国
全球
全球
经济
经济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商业
商业
频道首页
金融
科技
汽车
地产
农林
能源
工业和采矿
航空和运输
医药
娱乐
零售和消费品
传媒和文化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教育
教育
观点
观点
管理
管理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
视频
视频
音频
音频
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
换脑ReWired
换脑ReWired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会员中心
设置
登出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动应用大全
基本设置
会员中心
修改头像
邮件订阅
同步微博
我的评论
管理收藏
RSS
金融危机
关注
英国政府开始出售苏格兰皇家银行股份
金融危机时,该行不得不由英国政府进行创纪录的450亿英镑纾困
2015年8月4日
中国汇改十年的成就与缺憾
中国社科院张明:汇改十年的最大成就,是纠正了人民币持续被低估的境遇。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至今尚未完成,中国仍要谨慎对待资本账户开放这道防御危机的最后防火墙。
2015年7月30日
中国如何真正保护投资者?
美国前财长保尔森:由于中国股市散户众多,股价暴跌影响了人们的储蓄、收入和福祉。因此,中国政府保护投资者的本能可以理解,但只有建设一个现代化的资本市场,才是保护投资者的最佳方式。
2015年7月23日
中国股灾会影响实体经济吗?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瑾:股市暴涨暴跌与实体经济的症结都在于杠杆,未来中国去杠杆之路是日本道路还是韩国道路?信息没有充分暴露之前,贸然断言乐观或带来误导。
2015年7月16日
股灾大反思:过去、现在与未来
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刘胜军:“人造牛市”背后,出现了太多“动物精神”之外的人为因素。如何梳理本次股灾,过去与现在昭示了未来什么情景?救市是否真能帮助散户?
2015年11月25日
IMF在希腊债务危机中未尽其职
哥伦比亚大学伊藤隆敏:今天的希腊乱局,让人联想起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亚洲国家曾试图建立区域流动性支持机制,遭到IMF强烈反对。但当欧洲人做了同样的事情,IMF却没有“坦诚相告”。
2015年7月9日
中国应为金融冲击未雨绸缪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瑾:世界目光聚焦希腊之际,中国A股却在数周之内由牛转熊,蒸发财富超过十倍希腊GDP。如今,人们注意力转向A股救市之际,海外人民币汇率以及大宗商品市场已经起了变化。这意味着什么?
2016年2月23日
热气腾腾的狗屎运
FT中文网专栏作家何帆:金融危机的深层根源讲不清楚,浅层表象却很有趣,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各有各的贪婪和无知,但遭遇危机的每一个国家都没有抵挡住诱惑。
2015年7月6日
英国为何应“圈护”零售银行业?
FT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在英国,有些人抱怨将零售银行业“圈护”起来、与其他活动隔离的计划。但“圈护”要求有三大目标,它们的利大于弊。
2015年6月30日
国王爱银行
FT中文网专栏作家何帆:在民粹主义的民主制度下,政府更鼓励民众借钱买房置业,不用担心贫富差距扩大,就可轻松地制造皆大欢喜的假象。但这样做就要干预银行降低贷款利率。
2015年6月23日
金融世界过度膨胀的先兆
FT专栏作家邰蒂:美国企业跨越了一座里程碑:美国国内并购交易价值在今年5月达到2430亿美元,创下单月最高纪录,但政策制定者和投资者对此的解读并不一致。
2015年6月9日
德银两名联席CEO将离任
贾恩和菲辰离任后,瑞银前首席财务官克莱恩将成德银唯一掌门人
2015年6月8日
与伯南克探讨美国危机之源
北京大学卢锋、张杰平:伯南克中国行不忘大萧条,本次金融危机根源何在,美国做错了什么?全面理解金融危机,不得不谈美国世纪初的激进宽松货币政策。
2015年6月4日
金融过度发达不是好事
FT首席经济评论员沃尔夫:金融过度发达将损害经济稳定和增长,扭曲收入分配,动摇人们对市场经济的信心,催生政坛腐败,最终导致几乎肯定无效的强化监管。
2015年6月4日
雷曼前掌门人:金融危机始于美国政府
富尔德重新露面,指责美国政府加剧金融危机,勒令雷曼破产却挽救其他机构
2015年5月29日
新兴市场的金融危机后遗症
中国社会科学院余永定:马丁•沃尔夫是当今世界最有影响的“媒体人–经济学家”,他在新著《转型与冲击》中指出,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正常化,可能比发达国家的危机本身,对发展中国家造成的危险更大。我期待马丁今后能对中国经济发表更多的看法。
2015年5月28日
CDS值得重启
FT专栏作家邰蒂:尽管信用违约互换(CDS)在过去十年里被用得过多过滥,但它们的核心有一个好的构想,那就是让投资者能够押注信用风险,用作风险管理工具。
2015年5月28日
警惕上万亿美国学生贷款
FT专栏作家邰蒂:过去10年,美国未偿还学生贷款增加近两倍,至1.3万亿美元,违约率也高得令人咋舌,其分散性以及监督的难度甚至已堪比次贷危机。
2015年5月13日
IMF警告:美日金融业发展过度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究显示,美国、日本等国金融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从减弱变成负面
2015年5月13日
楼继伟式悲观与中等收入陷阱焦虑症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瑾:中等收入陷阱如“新常态”等话语,代表了中国转型期的集体焦虑,未来中国面临着刘易斯拐点、人口拐点、债务周期三者的结合。
2015年5月13日
我看经济学教学改革
FT专栏作家约翰•凯:宏观经济理论在金融危机中暴露了不足,现在很多年轻人要求老师讲授非主流或非正统经济学。对此,我是不敢苟同的。
2015年4月24日
摩根大通CEO预警下一次金融危机
戴蒙表示,新的资本和流动性规定阻碍银行发挥减震器功能,将加大市场在下次危机中的波动
2015年4月9日
伦敦金融城与英国渐行渐远?
在伦敦金融城,关系紧密的金融精英们已被全球化驱散,金融界的政治影响力因为此次银行业危机而被削弱。
2015年3月12日
银行业压力测试成了公开秀
FT专栏作家邰蒂:几年前当美国政府宣布对几家大型银行启动压力测试时,这一举动似乎是神来之笔。如今,压力测试的作用却受到质疑。
2015年3月11日
热门文章
1.
美国要如何重塑全球经济?
2.
美国称准备应对中国的强硬举动
3.
俄罗斯声称在顿涅茨克击退乌军大规模袭击
4.
法国反对北约在东京设办事处
5.
东北经济:漫长的季节,何时等到春天?
6.
中国在美国进口中的占比继续下降
7.
阿斯利康无惧地缘政治压力押注中国
8.
Lex专栏:俄罗斯产量让沙特无法提升油价
9.
目前经济形势下基金投资策略
10.
不管有没有特朗普,美国社会的崩溃或许都不可避免
|‹
上一页
‹‹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