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0.8元/天 立即订阅
金融危机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设置
登出
登录
×
电子邮件/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
找回密码
短信登录
微信登录
请输入邮箱和密码进行绑定操作:
请输入手机号码,通过短信验证(目前仅支持中国大陆地区的手机号):
请您阅读我们的
用户注册协议
和
隐私权保护政策
,点击下方按钮即视为您接受。
搜索
关闭
搜索
FT中文网
Menu
切换版本
繁体中文版
FT.com
首页
首页
中国
中国
全球
全球
经济
经济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
商业
商业
频道首页
金融
科技
汽车
地产
农林
能源
工业和采矿
航空和运输
医药
娱乐
零售和消费品
传媒和文化
创新经济
创新经济
教育
教育
观点
观点
管理
管理
生活时尚
生活时尚
视频
视频
音频
音频
每日英语
每日英语
换脑ReWired
换脑ReWired
登录
免费注册
我的FT
会员中心
设置
登出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Flipboard
Twitter
Facebook
LinkedIn
工具
移动应用大全
基本设置
会员中心
修改头像
邮件订阅
同步微博
我的评论
管理收藏
RSS
金融危机
关注
2017年全球宏观经济的七大主题
赵雪: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金融市场异常乐观。今年全球经济仍将不上不下,破局恐怕还得等到2018年之后。
2017年2月10日
我们和金融魔鬼有个约会
何帆:英格兰银行前任行长默文•金的新书对货币金融理论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是一本能够引发经济学革命的书。
2016年11月28日
新财政政策的五个原则
福尔曼: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财政刺激把我们从第二次大萧条的边缘拉了回来,但尚无任何国家实现了完全复苏。
2016年11月1日
中国应确保金融稳定
刘陈杰:对中国金融周期指数监测显示,当前中国的金融周期处于高涨阶段,维持金融稳定是重中之重,刻不容缓。
2016年11月1日
中国经济的改革共识在何处?
徐瑾:中国经济究竟处于什么历史位置?改革为何难?当前全球趋势之一就是政治和经济的双向纠结越发明显,这并不单单是中国特色。
2016年10月17日
汇改一周年的得与失
沈建光:人民币汇改当初时点并不完美,但最大收获莫过于克服了贬值恐惧,市场对波动适应性增加,为未来走向浮动提供了空间。
2016年9月13日
811汇改:潘多拉盒子与汇改成本
郭磊:如果没有汇改,不去打开潘多拉盒子,在锁定汇率的情形下去推供给侧改革和房地产去泡沫,结果会怎样?
2016年8月30日
811汇改一周年:利大于弊,摸索前行
许思涛:外界认为,“8•11”只是一次贬值现象。但在中国政策制定者看来,此举意在开启人民币汇改的序幕。
2016年8月16日
811汇改一周年:有多少教训可以重来
徐瑾:人民币汇改成绩如何,下一步如何走?811汇改引发的全球市场波动值得玩味,这一效应甚至超出中国监管者预期。
2016年8月10日
否定之否定:中国债务之忧过度了吗?
胡志鹏:各界对中国债务的讨论经历了两个阶段。即使排除了“西方式债务危机”,中国仍如背负着炸药包前行。
2016年7月28日
直升机撒钱的表象与本质
FT专栏作家约翰•凯:直升机撒钱的表象令人困惑,但本质是依靠短期借款融资的赤字财政。我不认为它是个馊主意,但鉴于实际利率这么低,更好的办法是依靠长期借款融资的赤字财政。
2016年6月3日
求解“去杠杆”:“权威人士”的头号任务
刘胜军:权威人士访谈中最值得关注的当数“去杠杆”;中央政府应设计出“激励兼容”的改革方案,让各级官员和银行都有正确的激励去推动“去杠杆”。
2016年5月27日
如何应对下一场衰退?
美国前财长萨默斯:历史证据表明,美国有超过一半的几率在未来三年正式陷入衰退。当下一场经济衰退来临时,美联储很可能不会有太大降息空间。经济学家需要重新评估自以为已经了解的宏观经济政策,并开发新方法来思考波动和通胀。
2016年5月26日
中国杠杆率真的偏高吗?
北溟:中国债务水平过高且不可持续,这是海内外经济学界的主流看法,但回到杠杆概念的本原,结论或许与主流相反:中国经济的杠杆率并不高。
2016年5月19日
中国债市最大的风险是什么?
FT中文网首席财经评论员徐瑾:从表面上来看,中国债市上的违约不过是零星浮现。但从趋势来看,这只是违约潮流的开始,风险正在从中小企业蔓延到国企和央企。
2016年4月28日
银行业的真正危险
FT专栏作家约翰•凯:可怜的桑德斯,如果你不了解负责监管全美银行的美联储和财政部,如果你不清楚银行业的真正风险,你怎么能够当美国总统?
2016年4月25日
金融危机如何演变为经济危机?
前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这场金融危机引发了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为什么会爆发这场危机?什么原因导致危机变得如此严重?政策应对是否正确?
2016年4月25日
“看衰中国”的评级机构是否靠谱?
钱军:评级机构对公司债券评级相对最准确,对无法收费的主权信用,其评级值得信赖吗?国际市场又为何在意?一季度数据出炉后,或应改改对中国的负面展望。
2016年4月22日
债转股之后,超发的货币怎么办?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瑾:在中国,十多年前债转股被称为最后的晚餐,如今盛宴再来,看似银行企业双赢,但如何避免多数人为少部分利益集团买单?
2016年4月11日
如何理解中国经济系统性风险?
苏格兰皇家银行胡志鹏:系统性风险是理解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关键。随着经济和金融体系传导不断深化,隐患相互共振,而监管部门缺乏协调的被动应对更是火上浇油。
2016年4月12日
中国高债务风险之辩
FT中文网专栏作家沈建光:中国是否有债务风险,主要体现在哪里?客观分析中国债务危机利弊条件,并对可能引发危机的导火索加以高度防范,或许更务实。
2016年4月5日
欧美投行今年首季交易业务大幅下滑56%
金融危机过后的各项改革既限制了投行的机遇,又推高了它们的成本
2016年3月31日
中国债务红线背后三大隐忧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徐瑾:中国政府本身债务占比不算太高,风险大体可控,但中国债务风险要点在于企业债务,不仅在于其比例甚至速度,更在于其成因。
2016年3月23日
从治道审视中国金融危机风险
人民大学教授毛寿龙:中国金融危机发生与否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金融市场的治理结构以及治道变革。虽然目前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没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危机,但其治理结构自身就是危机,因为它扼杀了市场的发展。
2016年3月7日
热门文章
1.
美国要如何重塑全球经济?
2.
美国称准备应对中国的强硬举动
3.
俄罗斯声称在顿涅茨克击退乌军大规模袭击
4.
法国反对北约在东京设办事处
5.
东北经济:漫长的季节,何时等到春天?
6.
中国在美国进口中的占比继续下降
7.
阿斯利康无惧地缘政治压力押注中国
8.
Lex专栏:俄罗斯产量让沙特无法提升油价
9.
目前经济形势下基金投资策略
10.
不管有没有特朗普,美国社会的崩溃或许都不可避免
|‹
上一页
‹‹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下一页
›|